“好好学习,天天向上”——小时候很多学校的墙上都写着这样的话,“学习”当然是顶顶重要的事情,但每天在学校到底学了什么呢?
无间光从晨练开始我们就进行着一天的学习,到底在学什么呢?
晨练时,只是锻炼身体吗?
朗读课文时,只是认字吗?
学习数学时,只是学习数字和算法吗?
探索课只是开眼界吗?
烹饪课是学做饭吗……
“意在言外”——我们准备了丰富的课堂内容,但知识只是学习的媒介,并且我们的学习并不仅限于课堂。
学关系的处理
晨起时,与遇到的熟人说声“早”,用友好开启美好的一天。
课堂上,有人故意打扰时,环境里的所有人都先做好自己课堂上要做的事情,不受干扰,帮助这个孩子以最快的速度回到课堂。
有人做错时,我们自己依然要先做对。
当有人因为一些原因重复说同样的话时,每个孩子都知道去跟她谈论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,帮助她跟现在建立连接。
尽己所能,帮助身边的人。
当与伙伴发生摩擦时,我们一起为自己做错的部分道歉,我们一起分析一起探讨,我们希望下次都能做对。
当我们暂时无法做到时,我们都希望通过“惩戒”(戒除不良行为,每个人的方法是不同的)的方式提醒自己如何做到,我们都希望变成最好的自己。
“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”。
学生活中的规矩
小时候,家里有很多规矩,出门看到人要按辈分来喊人;走路时看到长辈要请对方先行;吃饭时不能大声说话,要等长辈动筷小辈才能开吃,夹菜只夹自己面前的;做好吃的东西先给长辈和邻居送些,自己家再吃……
现在看来这些规矩就是“礼”,“不学礼,无以立”——“礼”是每个人安身立命之本。
在无间光,走廊不能跑跳,避免在狭窄的地方给自己或他人带来影响或者不安全的因素.
餐厅需要保持安静,用餐时嘴里有食物需要先咀嚼完再轻声开口,夹菜时只夹自己面前的,所有的食物都要吃,并且要注意给同桌留菜。
无故下桌,意为着用餐结束。
用餐完成后,归位自己的凳子,擦干净自己的桌面,检查自己的位置有无食物残留,将抹布清理干净、折放整齐后排队洗碗。
吃零食,只能在自己房间,超过这个范围,则需要和大家分享。
凡事有规矩,就为我们的世界建立了一个边界,在其中我们学会谦卑,学会尊重,学会公正。
孩子们也在环境中得到到安全和信任,所以无间光的孩子乐于分享;敢于向老师提出质疑;面对困难,也勇于挺身而出。
学生活中的细节
学习不仅仅是从书本,更多的是从环境中,为什么无间光有《家法细则》和《文明公约》,目的就是从生活的细节中养成我们真正的能力。
卫生间的洗手池没有下水口,用水后需要手动倒入旁边的桶中,在使用厕所需要冲水时,优先使用盆里和桶里的废水。
就这个过程,让孩子们学习了对开关水龙头时水量大小的控制;二是如何在洁净双手后有效的控干水,保持台面的洁净;三是如何将盆中的水安全的倒入桶中。就这样一件事,孩子在整个过程中都需要保持专注,而且要非常用心的观察细节,才能完全做好。
每样东西拿了都要放回原位,每次上课前到教室后面搬凳子坐在自己的位置,下课后,将凳子放回原位。拿凳子时需双手环抱,凳脚任何时候须朝向地面,凳子轻拿轻放,排队取放。
生活因细节而不同。
孩子们在日复一日中,不但能学习专注做好当前的事情,也对自己的言行更有意识,并且能真正意识到整体与个体之间的关联。
那我们在课堂上又学习着什么呢?
朗读课文时,我们听作者背后的故事和世界,听优美的文字带来的韵律和语言之美体验,听课文想要带给我们的启示和力量,在生活中去践行。
数学课,我们会学习生活中的数学,学习数学中的关系,并应用于生活中去验证和探索。
探索课,我们知道了世界的开阔和丰富,并且以史为鉴去重新分析身边的发生,跳出原来看待世界的方式,对于别人和自己有了更多的理解。
烹饪课,我们了解各地的饮食文化,知道如何通过自己的双手变化出可口的食物,知道一点不同则全盘不同。
简单的知识累积绝不是学习的目的,将所学在生活中应用,并且通过知识明理,以知识为桥梁搭建起属于自己的世界,才是我们学习的真正目的。
【撰稿人:苏丹】
0 条评论